又到了年底考核的时候,有一种人虽然每年工作也不算差,也兢兢业业加班加点,但是偏偏每年的考核总是垫底。
他们很郁闷,也很疑惑,为什么会这样?其实很简单,他们“病”了,得了一种职场病――“职场失语症”。这类人在工作场合总是很闷,和谁都不太说话,久而久之就成了“边缘人”。
内向的他
沉默成了习惯
“他们这一年在公司做过些什么,说过些什么,根本想不起来,甚至对这个人都没有印象,考核分怎么打高呢?”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说。
“我们部门就有一个,感觉超级内向,有一次分配他一个任务,他也没多问,我以为他都了解了,结果到最后说完成不了,因为遇到了困难。你说说看,气不气人,团队合作就是要相互通气,不说话怎么行。出了这事后,他就更不说话了,我都怕他想不开,也不敢训他。”说起“职场失语症”,写字楼QQ群里很多白领深有感触。
不说话,有很多原因,但若是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,大多会说,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就是不想说”。
小高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做策划,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他加上做的是文案,再加上办公室里女同事多,小高发现一上班就不知道说什么好,同事讨论的话题他不懂也不感兴趣。讨论会上领导来了,几个女同事就唧唧喳喳地抢着表现自己,他不是插不上嘴就是想说的被人抢了。
再后来,“一开会就觉得烦,不想说话”。到最后,甚至连张口表达的自信也没了,害怕说错话,害怕被人笑话。
去年考核,小高的考核分很低,他想找领导说说,但是有人告诉他,新人不能这么斤斤计较,会给领导留下坏印象,于是他就默认了。
但是一整年,想起这些就不开心,他拼命告诉自己少说多做,渐渐地,他反而成了办公室的“闲人”。有什么工作也不布置给他,策划讨论也不怎么问他的意见,甚至他还没开口,会议就结束了。
“现在想说,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,好像沉默成习惯了,甚至和朋友在一起也不太说话了。”
有的人不说话
是因为有负面情绪
和职场新人小高不一样,张凡却是因为对公司极度失望又无能为力,索性懒得理懒得说了。
“为啥不说话?关键是说了有什么用,说破嘴了,还是那样,大不了换家公司咯,先混着再说了。”张凡说,“摊了这么一个上司,说什么都白说。”
说起工作,张凡负面情绪全上来了。他说,之前也是很积极地出谋划策,可是好建议全都被忽视了,反而是夸夸其谈、不合实际的东西,领导爱听,他又不想说违心的话,干脆不说话。
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张凡的工作状态,现在他既不太说话也不太做事,领导找他谈了几次都不了了之。
“我每天按时上下班,也不犯错,不说话又如何?”只是年底考核又垫了底,张凡说,总是心里堵得慌,肠胃也总是不舒服,可能真的是病了,“闷”坏了。
最易患上
失语症的三类人
“螺丝钉”、“独行侠”、新人
“职场失语症”有很多原因,有的是同事间有矛盾,有的是性格比较孤僻,有的是情绪偏激,有的是工作节奏太紧累坏了,有的则是常常把私人的负面情绪带进工作等等。
最易患上失语症的有两类人――“螺丝钉”和“独行侠”。
前者的最大特点就是“老好人”,绝对地服从执行,不懂得拒绝别人,即使有想法,却得不到他人的重视,长此以往,容易患上失语症。
后者本身排斥与他人交流,或独来独往,一副“高姿态”,患上失语症就不足为奇了。
另外,刚步入职场的新人,由于对工作环境、工作节奏、工作方式的不适应,也容易出现“职场失语”。
至于害处就更不用多说了,套句流行语,“你懂的”。
5个小技巧
帮你摆脱“失语”
记者咨询了浙江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叶立军。他说,每年都会有因为不适应职场而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。
叶立军从知、情、行三方面为职场新人支招。对于社会已经形成的规则和套路,职场新人应该主动学习,认清社会现实。在情感方面,职场新人一般书生气浓、主观成见重,常觉得自己是与他人平等的独立个体,当面对一些社会不公时,就容易产生愤怒、委屈等负面情绪,这时应该用变通的思维、换个角度看问题。在行为上,职场新人的社交圈往往较窄,在入职前可以接受职业能力训练做提升。
叶立军说,中国的现行教育偏重认知方面,相对缺少情感教育,所以职场新人不通情理的现象频频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这里,还有一些小技巧也能帮助你摆脱“职场失语症”:
1、现在起,主动和见面的同事打招呼,并找出闪光点进行赞美。
2、不再把自己封闭在沉闷的办公空间里,试着申请出差或加入外勤等外放工作。
3、试着开会时当一次发言积极分子,找回自信。
4、上班前告诉自己,人生不只是工作,没必要闷着不说话怄气。
5、永远记得一句话:“你不说,我怎么知道?”又到了年底考核的时候,有一种人虽然每年工作也不算差,也兢兢业业加班加点,但是偏偏每年的考核总是垫底。
他们很郁闷,也很疑惑,为什么会这样?其实很简单,他们“病”了,得了一种职场病――“职场失语症”。这类人在工作场合总是很闷,和谁都不太说话,久而久之就成了“边缘人”。
内向的他
沉默成了习惯
“他们这一年在公司做过些什么,说过些什么,根本想不起来,甚至对这个人都没有印象,考核分怎么打高呢?”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说。
“我们部门就有一个,感觉超级内向,有一次分配他一个任务,他也没多问,我以为他都了解了,结果到最后说完成不了,因为遇到了困难。你说说看,气不气人,团队合作就是要相互通气,不说话怎么行。出了这事后,他就更不说话了,我都怕他想不开,也不敢训他。”说起“职场失语症”,写字楼QQ群里很多白领深有感触。
不说话,有很多原因,但若是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,大多会说,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就是不想说”。
小高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做策划,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他加上做的是文案,再加上办公室里女同事多,小高发现一上班就不知道说什么好,同事讨论的话题他不懂也不感兴趣。讨论会上领导来了,几个女同事就唧唧喳喳地抢着表现自己,他不是插不上嘴就是想说的被人抢了。
再后来,“一开会就觉得烦,不想说话”。到最后,甚至连张口表达的自信也没了,害怕说错话,害怕被人笑话。
去年考核,小高的考核分很低,他想找领导说说,但是有人告诉他,新人不能这么斤斤计较,会给领导留下坏印象,于是他就默认了。
但是一整年,想起这些就不开心,他拼命告诉自己少说多做,渐渐地,他反而成了办公室的“闲人”。有什么工作也不布置给他,策划讨论也不怎么问他的意见,甚至他还没开口,会议就结束了。
“现在想说,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,好像沉默成习惯了,甚至和朋友在一起也不太说话了。”
有的人不说话
是因为有负面情绪
和职场新人小高不一样,张凡却是因为对公司极度失望又无能为力,索性懒得理懒得说了。
“为啥不说话?关键是说了有什么用,说破嘴了,还是那样,大不了换家公司咯,先混着再说了。”张凡说,“摊了这么一个上司,说什么都白说。”
说起工作,张凡负面情绪全上来了。他说,之前也是很积极地出谋划策,可是好建议全都被忽视了,反而是夸夸其谈、不合实际的东西,领导爱听,他又不想说违心的话,干脆不说话。
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张凡的工作状态,现在他既不太说话也不太做事,领导找他谈了几次都不了了之。
“我每天按时上下班,也不犯错,不说话又如何?”只是年底考核又垫了底,张凡说,总是心里堵得慌,肠胃也总是不舒服,可能真的是病了,“闷”坏了。
最易患上
失语症的三类人
“螺丝钉”、“独行侠”、新人
“职场失语症”有很多原因,有的是同事间有矛盾,有的是性格比较孤僻,有的是情绪偏激,有的是工作节奏太紧累坏了,有的则是常常把私人的负面情绪带进工作等等。
最易患上失语症的有两类人――“螺丝钉”和“独行侠”。
前者的最大特点就是“老好人”,绝对地服从执行,不懂得拒绝别人,即使有想法,却得不到他人的重视,长此以往,容易患上失语症。
后者本身排斥与他人交流,或独来独往,一副“高姿态”,患上失语症就不足为奇了。
另外,刚步入职场的新人,由于对工作环境、工作节奏、工作方式的不适应,也容易出现“职场失语”。
至于害处就更不用多说了,套句流行语,“你懂的”。
5个小技巧
帮你摆脱“失语”
记者咨询了浙江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叶立军。他说,每年都会有因为不适应职场而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。
叶立军从知、情、行三方面为职场新人支招。对于社会已经形成的规则和套路,职场新人应该主动学习,认清社会现实。在情感方面,职场新人一般书生气浓、主观成见重,常觉得自己是与他人平等的独立个体,当面对一些社会不公时,就容易产生愤怒、委屈等负面情绪,这时应该用变通的思维、换个角度看问题。在行为上,职场新人的社交圈往往较窄,在入职前可以接受职业能力训练做提升。
叶立军说,中国的现行教育偏重认知方面,相对缺少情感教育,所以职场新人不通情理的现象频频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这里,还有一些小技巧也能帮助你摆脱“职场失语症”:
1、现在起,主动和见面的同事打招呼,并找出闪光点进行赞美。
2、不再把自己封闭在沉闷的办公空间里,试着申请出差或加入外勤等外放工作。
3、试着开会时当一次发言积极分子,找回自信。
4、上班前告诉自己,人生不只是工作,没必要闷着不说话怄气。
5、永远记得一句话:“你不说,我怎么知道?”
服务热线
0763-3391888